近日,碧城司法所聯合碧城派出所、鎮平安法治辦、下村社區成功調解了一起鄰里滴水糾紛。
甲某家和乙某家是多年的鄰居,甲某家的烤煙房與乙某家的房屋相鄰,前段時間,由于雨水豐沛沖擊力強,滴濺面積大,導致甲某家烤煙房的滴水落到乙某家房屋圍墻上和大門上,影響乙某家人員進出和墻體安全,為此因乙某多次找甲某溝通無果,一氣之下損壞了甲某家烤煙房頂的彩鋼瓦,甲某當即報警處理,兩家矛盾激化升級。
碧城司法所了解到相關情況后,立即聯合碧城派出所、鎮平安法治辦、下村社區第一時間來到現場,對兩家房屋的排水情況和受損情況進行了實地查看,并詳細詢問了雙方當事人的訴求和意愿。一開始,雙方情緒都比較激動,各執一詞,互不相讓。甲某提出乙某損壞自家房頂的彩鋼瓦,理應進行賠償;乙某認為甲某對排水問題的不作為導致自家墻面受損,甲某應該整改屋頂。雙方僵持不下。
面對這種情況,工作人員首先從情理入手,耐心安撫雙方的情緒。“既然事情已經發生,互相責怪于事無補,我們就心平氣和地坐下來把事情解決。大家都是多年的老鄰居了,抬頭不見低頭見,因為這點小事傷了和氣多不值得。”雙方聽后覺得說之有理,逐漸冷靜下來,一起來到社區坐下來協商。
在工作人員輪番勸說下,雙方當事人都意識到了自身的問題。甲某表示愿意搭建排水管道解決烤煙房頂的滴水問題,乙某也表示對于甲某屋頂彩鋼瓦的損壞會恢復原樣。雙方表示在修復過程中會互相配合,爭取盡快解決問題,恢復正常生產生活,不再繼續爭執。協議簽訂后,雙方一致表示之后會更加注意房屋的維護,處好鄰里關系,一場因滴水引發的糾紛,握手言和。
俗話說“遠親不如近鄰”,和諧的鄰里關系有助于社會穩定。此次鄰里滴水糾紛的成功化解,是碧城司法所踐行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生動實踐,堅持矛盾不上交不出村不激化的工作理念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碧城司法所將繼續加大調解力度,創新調解方式,為群眾提供更加優質、高效的調解服務,讓鄰里之間更加和睦,讓社會更加和諧。
